乐清市丹霞路小学,创办于2002年8月,原为乐成镇第八小学。 2011年9月因乡镇区划调整,学校施教区管辖范围发生变化而更名为丹霞路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短、起点高、发展快的城镇公办小学。
学校选址合理,南临马车河,西临丹霞路,北临双雁路,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主体教学楼高低错落有致,造型别具一格,富有现代化气息,而且用走廊连接而成,让师生避免日晒雨淋,还能集室内体育馆(风雨操场)、阶段教室于一体。学校占地面积24231平方米,建筑面积1159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现有41个班级,1841名学生,教职工106名,专任教师98名。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103人,占全校教师的97%,小学高级职称及以上85人,占80%。拥有浙江省教坛新秀1名,温州市教坛新秀和中坚5名,乐清市教坛新秀20名,温州市骨干教师和乐清市骨干教师34名,优质课获得者40名。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学校班班安装电子白板和小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无线网络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拥有多功能阶梯教室1个、阅览室2个、图书室1个(藏书41901册)、实验室2个、音乐室4个、美术室2个、信息技术教室2个、阳光心理活动室1个、棋类室1个、陶艺室2个、乒乓室2个、舞蹈厅1个,民乐7个等功能教室28个。学校有250米环形的塑胶操场,有教职工食堂,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达到省Ⅰ类标准。
建校伊始,学校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实践。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文化办学”之路,着力营造“和·美”校园文化,打造教育教学品牌,继续创建体艺特色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学业质量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温州市示范学校、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温州市一级义务教育学校、温州市红领巾规范校、温州市语言规范校、温州市教师教育先进集体、温州市儿童阅读基地、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先进教科研单位、温州市体育和艺术特色学校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乐清市丹霞路小学小水滴民乐团简介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校办学特色之一。2012年,为了能给在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实施学生差异教育办学理念,学校提出大力推进中国的传统艺术特色教育,组建并开设了小水滴民乐团。
民乐社团理念:相约民乐,快乐起航
民乐团发展目标:
1.建设一支既有过硬的音乐素养和娴熟演技,又有崇高敬业精神和较强教学能力的民乐教师队伍。要求全体音乐教师在乐清民乐团老师的带领下能熟练掌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小阮等乐器的演奏技巧。
2.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本校学生初步掌握小提琴、二胡等小型乐器演奏技巧,校园艺术活动的参与率达到98%以上。
3.在一至六年级学生中,隔年学一种乐器(如一二年级学葫芦丝)进行乐器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达成以下目标:
①初步识谱→认识最基本的音符音阶并掌握音阶的演奏法。
②初步演奏→掌握较为正确的演奏姿势或手型等各关节、手位与身体的协调发展。
③初步掌握:能较熟练、较准确地演奏简单的曲子。
④独立表演:能较好地独立或和团队共同演奏,担当起表演任务。
4.在学好小型乐器的基础上,鼓励那些有较好音乐天赋的冒尖学生,遵循“自愿参加、自立学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操作原则,实行因材施教和滚动式教学,打造笛子、大提琴、定音鼓、扬琴、古筝、琵琶、二胡、柳琴、葫芦丝、笙、健盘笙、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的精品工程。
5.每年举行一次二胡或小提琴文化艺术节和班际之间的小型乐器演奏会,以活跃校园的艺术气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艺术熏陶,并以此来唤醒学生美的激情,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情趣,打造学校的民乐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