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室
根据相关精神,在学校申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基础上,市教委组织专家对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工作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网上公示。经研究,决定命名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参照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政策办学,在自主招生、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设备配置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参照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相应政策。
——上海教育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高擎“以乐育人、立德树人”旗帜 矢志不渝锻造“音乐美育”特色高中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是一所发端于上海“龙门书院”、历经百余年办学分合洗礼、留存着上海教育历史发展文脉的完全中学。2003年5月普陀区人民政府与上海音乐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建设“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2010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学校之一,2020年3月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最强主旋律·音乐美育
学校秉承美育育人的优秀传统,回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呼求,以音乐美育为突破口和增长点,坚持“爱音乐、爱智慧”的办学理念,遵循“和乐、和美”校训,在追求“以乐育人”的真、善、美之中,打造体现未来社会人才培养方向、匹配上海城市建设功能定位、满足区域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音乐美育特色普通高中。
学校始终坚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开发和弘扬音乐的大众美育功能,着力培养学生识美、赏美、演美、尚美的能力,弘扬积极心理和情感,启迪创新智慧和能力,提升美学素养和小康社会生活能力,形成了“人格健全、气质优雅”特色育人目标体系。
零距离全息声·课程选择
学校课程秉持“惠及全体,鼓励兴趣、支持拔尖”,已形成了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特色育人体系,从“课始”抛砖引玉、情境创设,到“课中”引疑激思、深化理解和“课末”聚意点睛、升华主题的基础型学科课程;从校园“和乐文化节”、“毕业音乐会”,到校外“以音乐之名”的社会实践活动;从音乐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到学生艺术团的打造;从慕课平台建设,到在线课程上线和网络化学习的开展,“音乐”“智慧”已深深融入到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达成了学校“音乐美育”课程与学生零距离全息声覆盖。
坚实重奏·特色研究
伴随着上海高考和中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以艺术素养测评改革为切入点,定制普陀区中小学艺术素养评价指标,成为全区优质化指标测评中心之一,依托普陀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提供“标准+个性”的数字画像。
学校相继建设了音乐魔法坊、拟音录音坊、视听体验坊、音乐制作坊、声乐艺课坊、AI音乐坊等“十大创想坊”。从2009 年首次带领学生深入云南佤山的“音乐采风”研学实践活动已寻访了土家族、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傣族、拉祜族、布依族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第一个坚持十多年民族地区非遗音乐采风的高中学校,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的累积,更是民族情怀的厚植。
学校所有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之中,其中包括1名特级教师,23名高级教师;2名博士和24名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学校将上海音乐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日常教育教学,并聘请其他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担任兼职导师队伍,开设专题讲座,参与学生指导和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等活动。《新型音乐教育特色学校的‘课程匹配’研究”》荣获上海市第六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吹响新号角·智慧人生
学校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示范校”、“全国学校美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普教系统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特色学校”、“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学校“以音乐之名”社会公益实践团队2015年荣获“上海市中学中职学生优秀团队”称号。
作为上海市唯一一所致力于音乐美育特色的学校,创建特色普通高中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艺术气息,闪烁了灵动智慧的历程。面向未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全体师生将砥砺前行、携手共进,用热情与智慧书写学校发展的瑰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