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一场静悄悄的心灵革命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 郭玉清
因之前的幸运,带了一批懂事而正直的学生,于是让原本对带班毫无感觉的我陡增信心,去年带班伊始,我信心百倍,但经过半个学期的相处,似乎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此班并非彼班,从班级构成看,男生的数量远远超过女生(男19女13),虽然男多女少减少了一些琐事之争,但经过几次考试明显看出女生乖巧懂事,却学习后劲不足;男生粗犷、贪玩,
超强的能量却完全放在了玩上,而且班中有一半的男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上课萎靡不振,下课作业应付,更要命的是,班中要选个像样的班委都很难,选出的班委也正义感不强,难扛起责,难挑重担,起不到带头引领的作用。所以,对于班级的教育只能采用分点式教育,逐个击破,用表扬去唤醒、感化这些还在半睡半醒的懵懂少年。
军训时短暂的相处,只让我对班级各个同学有了一个朦胧的印象,只知道哪个姓名大致跟哪个人对应,但看军训小结时,发现有一男生写得相当好,文笔流畅生动,同样的内容在他的笔下就有趣而富有哲理,因此,成功地入选为优秀小结。
军训结束,暑假期间反复接到该同学母亲的好几次电话和微信,起因是要为儿子改名字。她恳请我在没正式进班,同学们不熟悉的情况下把她儿子现有的名字改为某某某,但滑稽的是他的名字还没在公安局改,听完她的叙述后,我告诉了她改姓名的基本流程,并表明目前我无权替她变更姓名,只能用招生学籍上的原名,作为班主任我只能把她的诉求反应给相关领导,但这位母亲改名心切,一个假期反反复复给我打了好多次电话。总之,还素未谋面就感觉异常絮叨。
开学后,我又发现这个人孩子像个话痨,像化学中的活性分子,只要周围有人他就能跟人攀谈起来,再不善谈的人都能被他拉下水,自然我对他的“关照”也相当多,谈话中问及他的母亲为啥对改名那么执着,他笑笑说说,我妈妈找了个算命的,算命的讲我这个名字不好,要改一下运道就变好了。听完他的叙述,我不禁感慨还有这等迷信的家长,同时我也对这孩子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一个让父母亲希望改名来扭转运势的孩子,可见他之前的学习状态如何了,而且往后估计也是班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有一次,他在自习课时和两个男生在操场上打篮球,被我叫到走廊上批评的时,一个反常的举动更让人不可思议,其他同学被批评时都一本正经站在那儿听我教育,唯有他,不管我怎么批评他总是抬着头不停地格格地笑,他的举动当时让我很气愤,忽然他对我说:“老师,能让我到一旁冷静一下,停止笑声吗?”说完他走到墙角平静了一会,但返回来没多久我又听到了他失控的笑声,只好最后跟我解释“老师,我不是有意不尊重你,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吧!我只能善意地相信他,让他一步步走向正常,趋于正规。
没多久,因为上课玩手机的事情,我跟他妈妈联系了一次,电话中听出了他妈妈满腹的无奈与无助,她说儿子在初中一开始学习还不错,后来结交了一些习惯不好的孩子,人就很叛逆,成绩就一落千丈。她说:“老师,我知道自己的儿子,你不打电话我也能猜出他在校的情况,初中时班主任经常联系我,我都有点害怕了,我想高中老师不联系我就先自欺欺人吧,没接到您的电话,虽然心里忐忑,但有一种表面的安稳与放心。”
手机事件平息后,因为他的多话,总是影响周边同学,也总是被各任课老师批评,于是我把他调到最后一排的单独座位。他虽然坐在了最后一排,但在老师我的心里他始终坐在第一排,我时刻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激发出他内在好的潜能,于是我竭尽所能发现他身上的一切闪光点,试图用爱、用表扬唤醒这位懵懂的少年。
“世上从来就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美的眼睛”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时不能只戴“纠错镜”,合适的时候我也要经常戴戴“侦优镜”,发现孩子的优点后找准契机,再戴一个“放大镜”,对孩子们狠劲地表扬,进而唤醒他们向善的种子,让他们自己在心田生根发芽。
最后一排的座位有效地控制了他对全班的破坏性影响,但作为老师的我又担心他会破罐子破摔,所以总想制造点契机,想方设法表扬他、激励他,终于天赐良机,区里组织征文比赛,我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了他,因为确实在军训小结里他的写作潜力已初露端倪,平常的作文也让我感受到他深邃的思考,可以说他是这次征文的不二适人选。鉴于此,我私下里找了他,当面就写作方面表达了对他的溢美之词,并希望他能替班级挑此次重任。听我这么一说后,他欣然接受任务,那一刻我从他的脸上读出了被委以重任后的自豪感和信任感。
后来,期中考试在即,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复习语文练习册,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了“无脑”式的学习,只是被动式的死记硬背,当时唯有他从众多的习题中,就相似概念“衬托”和“对比”提出一个富有探讨性的问题,我猛然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同学。而之后的考试,我又发现他很守信用,答应不带手机后就从没带过。退出俄语班学习时,不像其他同学悄无声息地溜走,而是很有礼貌地先问老师能不能退出。总之,他一次次的善举良行,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夸在嘴上,我想用表扬的汗水辛勤浇灌出芬芳的心灵之花。
期中考试后,他的周记内容让我很意外,他这样写:“起初,我因为中考失利对这所学校是抗拒的,心想'反正只能混个二本,破罐子破摔得了',于是每天浑浑噩噩。可我的班主任郭老师改变了我的这种想法,他没有因为我的错误置之不理,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对我做的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班里表扬,正是这一点让我的心暖暖的,也渐渐愿意接受新学校、新环境。”
说实在看到他的周记,除了意外,更多的是欣慰与感动,我的付出不是毫无回应,而是在懵懂少年的内心泛起了阵阵涟漪,并激起了些许的波澜。“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用爱、用赞美唤醒班中每一个不完美的孩子,让他们在别样的年华里尽情地绽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