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市区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防控工作提示,切实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并完善校园防控措施,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及时掌握学校疫情防控动态,防止疫情在校园扩散蔓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平稳运行和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
3、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组织管理
1、完善疫情防控组织机构。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为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成立学校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机构,由学校综合协调部门牵头,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2、建立三部三中心、年级组、班级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助推本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做到工作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
三、工作流程
1、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校内职责分工,校门管控,信息排查报送,晨检、日间健康巡查,因病缺勤缺课每日网络直报、病因追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急处置流程及演练,复课证明查验,食堂、教室、宿舍等场所环境卫生清洁、 通风、消毒及检查,防控物资筹措管理,师生员工健康宣教、应急心理干预等。
2、加强信息收集与监测。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三个覆盖”和“三个一律”的相关要求,做好对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含外聘人员)的全面排摸,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每日疫情防控“日报告”、 “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迅速上报。
3、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一律实行封闭管理,实行进校审批、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制度。因工作需进入校园的外来车辆和人员要提前报备并逐一登记,并进行体温测量,体温异常者,坚决劝阻并引导及时就医。
4、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应每日两次测量体温,体温异常者,安排隔离观察并引导及时就医。学校强化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实行学生宿舍管理措施,积极做好消毒工作,鼓励学生床位悬挂围帘、蚊帐等简易防护装置。
5、学生入校,需接受体温检测。公共交通来校学生务必按要求佩戴口罩,做好防护。自驾车来校学生,自驾车不进校,陪同人员不进校。学生如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立即隔离,并由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按照疫情防控处置流程送至就近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
6、学校行政办公场所、教室、图书馆、音乐楼、公共实训室等共用空间,在醒目区域放置免洗手消毒液,空调系统暂停使用,全天保持通风状态。同时,通过预约等限流等措施,有序控制场地内人数。学校行政办公应尽量使用信息化手段,有纸质文件填写或传递区域,须配备免洗洗手液。
7、做好公共场所消毒工作。每日定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校内公用教学设备,安排专人每日消毒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至四次。
8、如果学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人,应按照本市最新的政策、规范、方案要求,在专业机构指导下进行处置,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做好密切接触者隔离、消毒、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等工作。如果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学校应该在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指导下,经专家研判,落实应急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
9、学校设立临时隔离等候区域,用于发热或疑似人员防控处置前临时隔离等候,防止疫情传播。临时等候区域有专人管理,并配备必要防护物资,及时消毒。除疫情异常人员和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
10、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师生,待康复后需出示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方可返校。
附件:
(1)工作流程
(2)工作规程
![]() |
疫情防控(德管条线)基础工作规程(04/27—05/17)
时段/责任人 |
岗位/任务 |
备注 |
07:00—08:00进校晨检
07:00—07:30高三 高二 07:30—07:50初三 初二
(责任人:护导、宿管、 卫生、德育、年级组长) |
学校大门口:师生自助免洗洗手、 护导老师测量体温 宿舍楼出口:宿管老师测量体温 应急留观区:卫生老师待命至08:15 教学楼门口:德管干部测量体温 教学楼各层:年级组长巡视教室 (提示:开门窗、戴口罩、不串班) |
(1)体温≥37.3者,①引导至“应急留观区”,登记备案、详询病症、稍等复测;②复测体温仍不正常者,电联家长带回就诊; (责任人:卫生老师) (2)迟到进校者,须经校门口“洗手+测温”,正常方可进班; (责任人:门房保安) (3)健康教育:07:50—08:00 |
07:40—08:00 健康晨询、缺勤统计
(责任人:班主任) |
各班教室: 班主任进班,①健康晨询、缺勤统计; ②安全自护教育
|
(1)健康晨询:咳嗽、流涕、气促、乏力、畏寒、腹泻、结膜充血等;详询病症病史,酌情送学校“应急留观区”或电联家长带回就医; (2)09:00前,各班缺勤情况详报至卫生室和德管部门 (应到、实到、缺数;姓名、性别、缺因) (3)前日就诊或病缺者,须持病历卡或其他康复证明,交验后方可进教室;(责任人:班主任) |
11:50—12:35午餐管理
11:50—12:10初三 初二 12:10—12:35高三 高二
(责任人:护导、德育) |
学生食堂: ①护导老师进食堂:提示分散就座、速食少语; ②德管老师食堂外:提示洁净双手、分散排队;
|
(1)就座区域:初中部—食堂西区,高中部—食堂东区;
|
12:35—12:55 午休管理、健康午检
(责任人: 年级组长、班主任) |
教学楼: ①班主任进班级:健康午询; ②年级组长进班级;测量体温
|
(1)12:55各年级组长汇总报送健康午检情况; (仅报异常情况,无异常则零报告;同时报卫生室和德育部门)
|
16:15—17:05错峰放学
(责任人: 班主任、护导教师) |
教学楼: ①班主任进班级:督促值日生清扫、督促其他学生离校; ②护导老师巡视校园清场、并检查各教室清扫情况;
|
(1)放学时间:16:15高二,16:35初二、初三,17:05高三; (2)清场检查:17:40
|
其他1(课间休息) |
护导老师、年级组长等加强巡视管理 |
|
其他2(晚间) |
班主任老师畅通与家长的通讯联系,确保“病缺”及时知晓、“请假”提前沟通 |
|
备注:1、防疫设施设置:“应急留观区”位于校门口门卫室旁;
2、防疫材料配发(级组备用):①免洗洗手液 1瓶/教室(置于教室左前专区);②额温测量仪 1支/年级(由年级组长保管);③一次性口罩:50只/年级(由年级组长保管)